财经郎眼2017全集

滨海国际知识产权网 2023-03-23 09:17 编辑:admin 225阅读

一、2021年的《财经郎眼》不在爱奇艺上更新了,应该到哪里看啊?

我也是,我还是爱奇艺的会员。还以为节目被停播了。结果是换地方了。

21年11月后的节目在

广东卫视的官网【荔枝网】搜财经郎眼可以看。

二、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节目是《财经郎眼》吗?

大家有空在书店里翻看一下X咸X的书就知道了(不要花钱买,没用)。哪里是书啊!简直就是口述笔录,通篇的口语化,及其口述习惯性的重复叙述。如果说《货币战争》像小说和演义,至少有一点的艺术性吧。这位教授可能实在没有时间把他在视频节目里的观点总结成书面的、专业一些的语言。直接就打字,印刷出来买个书号贴上就卖了。时间就是生命,效率和销量就是金钱啊!有点像是冯小刚导演去年痛批的一个电影怪象。《爸爸去哪了》本来就是一类电视综艺节目,没想到火了之后,竟然直接剪辑成电影,在影院上映了。

X咸X、XX道为代表的“专家”,除了对这套书的差评以外,还经常发表很多我称之为“中国式抱怨”的言论,时间在200X年左右,我定义其版本为1.0,而且至今都没有升级,甚至还有些都因市场越来越小(人们都听腻了)而下架了。前几天看了一段X咸X的早期最红火的一个视频节目,连他本人自己都大言不惭:“我只是说出来现在的问题,我也没有办法解决。”

而反观宋鸿兵,2006年《货币战争》第一部发表,我称之为“中国式探究”1.0版本。然后通过更深入广泛地论述,陆续发表了后四部,此时升级为2.0版本。时至今日,又再次扩展,推出《鸿观》系列视频节目和图书,升级为“中国式探究”3.0版本。再看那几位,基本销声匿迹了,这说明了一切。

前几天我看了2012年的《财经郎眼》节目。就想看看这位“经济学家”的预测能力如何。其中说到中国制造的政策红利、人口红利会很快消失。而墨西哥条件优秀,完全可以取代中国。可实际呢,五年过去了,这个离美国太近,却离上帝太远的倒霉国度,没有让世界看到任何的惊喜。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,一定要在美墨边境建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,防范墨西哥的非法移民。这样的例子何止墨西哥一个呢。

插一句,那年这位“专家”的《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》出版,到今天,又怎样了呢?


上面是我写的一本书《中国百姓的财经哲学》的节选,供参考。

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想法,有连载。也可以在新浪博客里搜“凡-不染”,看博文。

三、如何评价《财经郎眼》这个节目?

大众化所以不专业,不专业于是不严谨。

这电视节目本来就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啊。老头子原来是负责看公司财务报表的也好,搞金融的也好,跨专业来挣钱不稀奇。
今天他能把经济学方面最基础的问题给大家讲讲,这点外快赚得也不算黑心。

就好比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给老外讲中文,不冤枉吧?
要是想进行专业讨论,出门左拐学术交流会欢迎你。

知乎黑的典型是:站到一群零基础的群众面前大喊“他不够科学啊”,然后用另一种更复杂的方法让大家一脸黑线。
只要不造成误解,能搞明白其中的思维和体系是基础诶。

同理,《生活大爆炸》里面有个科学实验主持人,他的实验未必够严谨,都是给小孩子看的。sheldon很喜欢他,因为兴趣被勾出来了,所以自己走上了更专业的道路。

四、罗辑思维、晓松奇谈、鸿观、吴晓波频道、财经郎眼哪个更有深度?

看历史,建议参考看下沈志华的中苏关系的演讲;

看政治,建议参考下任剑涛的政治学讲座;

看神棍,建议参考下刘小枫老师或者齐泽克老师的讲座;

看经济,也有像张五常、弗里德曼的电视讲座。

这些人虽然观点不一,立场不同,但至少都是学者,是做学问的。即便有哗众取宠之嫌,但在钱财和品格间人家好歹会更喜欢品格。

另外,有个很残酷的现实:知识和教养本来就是少数人的专属,是枯燥无味的,是专业的;人文启蒙往深了走,就像理工科的各种函数,各种模型理论什么的,正常人都难以感觉有趣。

学术真不是像通俗读物一样提升逼格的,真的不是....真想秀优越感,不吃苦怎么行。

五、如何评价广东卫视的《财经郎眼》节目?

在10年前,我觉得《财经郎眼》讲的东西太有道理,使我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,自学经济学5年后,我对《财经郎眼》的内容产生了怀疑,随着我对经济学理解得越来越深入,现在我觉得《财经郎眼》讲的东西太多的胡说八道,博眼球是主要目的。

六、《财经郎眼》作为一档财经节目,目前每期开始,王牧迪先生都会来个开场白笑话,其意义何在?

脱口秀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节目形势,以脱口秀和财经节目相结合,体现节目风格的定位,不同于以往单纯枯燥的讲解;脱口秀部分以风趣幽默的方式概述财经热点、引出接下来要谈论的主题,通俗易懂。

七、有学习价值的综艺节目?我先说一个:《财经郎眼》

职来职往,非你莫属,开心辞典,百家讲坛

八、怎么看今晚(2013 年 11 月 17 日)的《财经郎眼》停播?

据可靠消息,本期《财经郎眼》由于广东台自我审查,自我阉割而停播。本期话题涉及“某种”全会的经济、房地产政策和国家安全委员会,涉及到的评论恐触犯红线,因而自我阉割停播。

我的分析是广东台很很无奈也很调皮,故意让人看到这一期停播,一起引起观众关注。根据以往的节目财经郎眼的观点有房产税不合法,因为我们的土地是从国家租用的,没有所有权,所以不能向我们征税。估计类似的观点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分析在本期集中爆发,而不能播出。

九、如何看待20130505期《财经郎眼》的改版?

4月份中间少了一期,我还以为停播了,今天才发现是改版了。

作为一个观众,首先感觉是不习惯,有点怪。原来三个人谈话都是近景,感觉是听着三个朋友很亲切的交谈。而且他们只要上衣合适,下身就算穿着裤衩也无所谓。但现在完全暴露在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面前,一方面拉远了电视观众的距离,另一方面可能多少也会影响他们发挥(还得注意自己的坐姿仪态不是)。

但是好处也是明显的:

1、时间变长了。这样有价值的节目,时间能变长,我觉得是好事。

2、增加互动提问环节,很好。我参加讲座觉得问答环节是最有价值的,因为可以有机会挑战主讲人的逻辑体系,可以帮助其它观众从侧面审视主讲人的逻辑体系,而且往往可以逼主讲人抛出干活。所谓“真理越辩越明”。

3、王牧笛的“戏份”加重,等于是在郎的招牌下有了一个自己独立的环节:“笛一声”。而且他的谈话中也更多的出现对自己的调侃,很明显是在打造自己的品牌了。我还是很看好他的,我觉得他迟早会独立担纲一个自己的节目的。

4、现场的特效,对我无效,但是可能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吧。我本来以为是后期合成的,但是看观众现场的反应,难道是现场全息影像之类的,求业内人士指点。

==以下非对问题的回答==

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每周日睡前搜索最新的《财经郎眼》来看。这个节目吸引我的几点:

1、首先就是郎咸平了。从《财经郎闲评》开始,就时不时看他的节目。倒不是说郎的观点都赞同,但是郎确实是国内很难得敢说的学者,而且大多数时候观点有逻辑,立场有良心。大部分时候是帮老百姓说话,是为了中国更好而说话。但是上次采访郭美美的事件的奇怪表现,让他在我这边的信用评级大跌。退一万步说,电视台里的“盛世”中国太缺这样理性、悲观、警示的声音,兼听则明。

2、主持人王牧笛还不错。第一、够机智,反应快,经常能在郎说high的时候把话题拉回来。第二,说话比较幽默,虽说有很多网上的段子,但是搬到节目上还是比较及时。

3、请的嘉宾大部分都不错。时寒冰、王福重、还有那个叶檀,都属于头脑活泛,敢说敢讲、机智幽默的嘉宾。

以上的三足鼎立,往往能有很好的互动,常有火花擦出。像凤凰的《锵锵三人行》,但《锵》更注重时事、社会新闻等。我更喜欢财经类的。

十、如何评价《财经郎眼》节目和郎咸平?

变了味的经济娱乐节目。

( •̀∀•́ )其实我就看过一期,他就简单摆观点、列数据、得结论,感觉说的不是很细。